香港殯儀常見問题
1喪禮上那位親人需要穿上孝服:
長輩去世,包括去世者的配偶、兒女、媳婦、女婿及內外孫基本上都需要穿上孝服。
而先人的配 偶弟妹及、侄、甥,則不需要穿著,但通常會綁上一條白色腰帶,以表孝思。
正式上契的子女也 應該跟親生子女一樣穿上孝服。
2如何申請撒放骨灰在香港海域內?
香港居民享有全免費服務
市民可以向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申請把先人的骨灰撒在香港水域內3個指定的範圍,包括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及西博寮海峽以南(有關上述3個指定海葬的水域範圍, 請按此)。如申請獲得批准,必須在食環署指定的時間、日期和地點將先人骨灰撒海。除了撒先人的骨灰外,出席儀式人士可將少量花瓣(即以250毫升容量的器皿可盛載的花瓣份量,約一家用飯碗容量)撒到海中。食物、祭品或其他物品均不可以撒落大海。
骨灰撒海免費渡輪服務
由於市民對免費渡輪撒灰服務反應良好,食環署進一步增加渡輪班次至每周六(公眾假期除外)出發。
渡輪服務於指定日期上午9時由北角東渡輪碼頭出發,前往西博寮海峽以南或東龍洲以東海域,每次可接載25名申請人,而每位申請人可攜同10名家人或親友出席儀式。如有需要攜同更多親友,申請人可聯絡食環署按情況作適當安排。申請人或獲其授權人士可選擇由遞交申請表當日起計10個星期內的任何一次指定渡輪服務。
3如何申請火葬(即遺體火化)及預約
只有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情況,先人才可以火葬:
1. 先人獲有關醫生簽發「醫學證明書(火葬)」及火葬許可證;或
2. 先人獲死因裁判官簽發「授權火葬屍體命令證明書」(俗稱「火葬令」)。
先人離世後,家人或親友需前往由入境事務處的死亡登記處、衞生署的火葬許可證辦事處、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的火葬預訂辦事處組成的聯合辦事處,登記及辦理相關手續。
4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5「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
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6亡人生前領取綜緩人士是否身故後可領取殮葬津貼?
現時倘有領取綜緩人士離世, 可向所屬區之社工先聯絡並告訴社工該領取綜緩者已離世, 希望為死者申請殮葬津貼. 如接受申請, 申請人須遞交殯儀館或長生店之估價單. 現時最高之上限為港幣$16970撥款之多寡視乎殯儀估價單而定, 全部實報實銷. 一般目前情況, 該筆費用可支付一個簡單的喪禮, 包括一副棺木, 壽衣, 火化費, 一些簡單的儀式. 不過每間殯儀館或長生店之收費都不同. 辦事者須多問及了解清楚例如在醫院殮房出殯或在殯儀館租用靈堂出殯. 收費完全不同.
7請問不在殯儀館出殯, 可以嗎?
當然可以, 若死者生前之意願低調, 不卻守夜, 家屬可以在火葬日連同長生店或殯儀館在殮房即日接遺體及簡單化粧及 穿上壽衣後跟靈車一起前往火化場, 到達火葬場後, 亦可短暫使用火化場之小型靈堂作最後致祭. 若家人不多又想考慮一個地方出殯, 一些醫院提供免費一小時的簡單出殯儀式. 如欲租用, 可先聯絡有關之醫院查看有否你需要的合適時段, 再作申請. 如需要守夜或打齋, 則需要付款租用殯儀館之靈寢室或大禮堂了. 至於殯儀館之收費則各有不同, 租用前請留意有關之收費.
8人過世後為什麼要招魂?
「招魂」是喪禮儀式中的一環,有人認為這個習俗的源頭是來自古代的「復禮」,復禮代表的是「生之末」,當人在彌留之際,拿他的衣服呼喚,如果沒法醒來,就代表已經可以辦後事了。 而「招魂」則代表「死之始」,當人走後,將他的魂招回到靈位,以避免亡者在外漂泊。
9有喜可以參加喪禮嗎?
忌參加喪事孕婦盡量不要參加喪事,避免「喜喪相沖」讓自己與腹中胎兒煞到。 但若是懷孕期間自家長輩離世,不得不參加喪禮,其實亦有破解之法,較常看見的是在肚子上綁一條紅帶子,同時孕婦也可以免去跪拜之禮。
10選擇合適棺木
若採用火葬,可考慮是否需要昂貴的棺木。一些中式棺木的體積較大,難以放入火化爐內火化,較適宜土葬用,而鑲滿金屬裝飾物及裝上許多附件的西式棺木,亦不適宜火化。因此,採用火葬可選用一些木質較薄、價錢較相宜的棺木。
11「門口蠟燭」有何意思?
「門口蠟燭」又稱為「長明燈」。粗身圓形蠟燭,外有透明高温膠包著,底部有鋁製圓托,用作給先人引路回家之用。使用期間,需用鐵桶盛載,放置於大門口外,蠟燭需一枝接著一枝延續點著,直至先人「上山」後才停用。 「門口蠟燭」分有紅色及白色兩種,先人年齡滿六十者使用紅色蠟燭,未過六十者則用白色蠟燭。若先人年齡接近六十者,亦會使用紅色蠟燭。
如屬拜神者,先人死亡後,需將家内全部上香神位位置,即時以紅紙或報紙遮蓋,並關掉神櫃内燈胆。
12如何處理先人的遺物?
很多人為免睹物思人,會把死者的遺物悉數丟掉,卻往往後悔不已。我們可將遺物分類,把一些死者生前用的醫療用品或衣物等可以棄置的東西,棄掉或捐贈給其他人。而一些具紀念價值的物品如結婚證書、戒指、情書等,可把它們收藏起來,放在不當眼但安全的地方,避免經常觸動哀傷的情緒。有些東西若丟去又覺可惜,但保留又霸佔空間,便可把它們放在盒中,然後封好,再在盒身寫上一年後的日子,並將此盒放在家中最不顯眼,又不易取的地方。待一年過後,便可將整盒丟去。若有猶豫,可將期限再推後一年。
13帛金銀碼為什麼是整數加一元?
親友們向離世者家屬送上帛金,除了表示敬意外,也是減輕離世者家屬在辦喪事時的財政負擔。傳統上會以整數的銀碼上加多一個一元硬幣,原因是如果親友們送上的帛金銀碼是整數,當減除吉儀內的一元後,尾數便是九,就有「長久」的意思。另外,白事誰也不想成雙出現,所以帛金銀碼以單數,而「零一」含意是只有一次的意思。
14先人大相如何處理?
大相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所有儀式完畢後,一同火化掉.(二)用紅紙包起,藏起100日(由先人去世第一天計起).之後擇個吉日,把紅紙撕去,便可當作遺像之用,以供後人知道先人…
15我有屋企人過身,可以去人地屋企食飯/拜年嗎?
不可以,有白事在身有多少禁忌。不可以到親戚朋友屋企食飯和拜年,過年亦不可以派利是,亦唔可以去紅白事宴會(滿月酒,百日宴,壽宴,生日飯,朋友親戚喪禮),亦唔可以去旅行(工幹或已經買左機票除外)。*以上祗是屬於一般廣東人做法,畢竟仍存在有「各處鄉村各處例」,故仍存有一點保留*
16解穢酒 和 英雄宴 (纓紅筵) 有甚麼分別?
解穢酒 是送完喪後,但未辦完喪事 , 主人家為親友而設的一餐飯,意思是吃過「解穢酒」一切不好的事已過去,菜式款數須為單數,其中一道是糖水,象徵苦中帶甜。
英雄宴,又名纓紅筵,是辦完喪事後,親人掉孝後吃的一餐飯,象徵白事己完 結,除去家中穢氣。
17回魂夜?
為道教儀式。相傳死者赴地府前因思念家人,其靈魂會於死者去世後第九日至十八日,由鬼差及祖先相伴回家。按死者的年齡、性別、出生及死亡的日期和時間,可推算出亡魂會在甚麼時間回家。在回魂夜當日,家屬會在死者故居的客廳擺放一桌飯菜,象徵亡魂在上路前宴客道別。飯菜通常包括燒鴨、齋菜以及去殼的熟鴨蛋。按傳統的說法,若亡魂曾回來,鴨蛋的表面會留下亡魂的印記。而家屬在亡魂回家期間,要迴避亡魂,守在房中。
18新山不過社?
按照中國祭祀俗例,若家中有人於去年逝世,拜新山、上新墳,是必須在「春社」之前,這叫做「新山不過社」。 至於幾時係「春社」,通勝可查到。 如果先人是土葬的話,是農曆二月去拜新山一次,之後就不用在同年的清明 節再去拜一次了,因新山唔過社係指唔過「春社」。否則要等開社後至拜 ,但都唔好遲過清明一個月,因為清明拜山應在開社後至清明後一個 月內。 另外,只需一年唔過社就可以,因拜過就唔算係新山。現今生活忙忙碌碌,其實幾時拜都得,因為最緊要係心意。
19靈堂掛上的祭文布「昊靝罔極」或「劬勞未報」
「昊靝罔極」的意思….. 昊,讀作浩,意指浩瀚無邊。靝,讀作天,故明思意,指天際。罔極,讀作網極,意指無窮無盡。